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王伟老师的一天
作者:张荣华  发布时间:2019-03-26 09:16:09 打印 字号: | |

王老师的一天是从奥森公园开始的。

晨练的人们等待着公园的苏醒,太阳还在地平线下休憩,沉睡的奥森公园在“吧哒吧哒”的脚步声中睁开眼睛。环形跑道上,王老师开启了一天的健身模式——“快走慢颠”,后脚紧赶着前脚,而脚下不断延伸的路点燃了卡路里燃烧的激情。

燃烧掉的卡路里转化成接下来的好胃口和一天的好心情。五公里的大汗淋漓激起了对食物的渴望,一碗羊杂汤或是老北京炒肝让整个味蕾得到释放,葱花和香菜咀嚼的香味纾解了运动后的疲乏。运动和美食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催生出美妙的心情。

高亢的院歌还没有响起,505的年轻人早已进入了工作状态,键盘的敲击声“刷刷”作响。王老师走进办公室,好心情使脚步变得轻盈,一句响亮的“hello everybody”的问候搅动了办公室安静的气氛。史哥的嘴唇动了动,眼睛依然紧盯着屏幕,手指快速地敲击出好听地“哒哒”声,思想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码满了整个屏幕。

绿萝的黄叶呼喊着对水的渴望,它们无精打采地耷拉在花盆里,无声地抗议着我们的粗心和疏忽。抗议总是在王老师那发生效力,它们得以在水龙头下酣畅淋漓地沐浴,蓬勃的绿色绽放的恣意而又热情。

王老师刚平息下绿萝的抗议,朔哥爽朗的声音已撞进耳畔。东城法院多年的并肩战斗孕育了他们特殊的战斗情谊,相互间的调侃多了一种以时间沉淀的默契。两王“对决”,朔哥机智幽默,语言风趣凌厉,王老师以静制动,擅长迂回捭阖。这是办公室的欢乐时光。

庭审是法官展示魅力的舞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当事人,职业的涵养总推动着法官迎难而上。经验老到的法官有着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这得益于庭前精心的准备。九点半是一桩离婚案的开庭,这是王老师的拿手菜,但庭前他还是做足了功课,整整四页的阅卷笔录清晰梳理了案件的发展脉络,当事人争议的每一笔钱款都了然于胸。这为开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述上诉请求,询问关键事实,总结争议焦点,庭审过程有如行云流水。直击要害的发问让心存侥幸的当事人乱了方寸,于是真相重现、谜团解开,一次庭审就是一次精确的外科手术,切除无关细节,聚焦关键事实。闭庭后,王老师轻松走下法台,成竹在胸。

中午的时光短暂而美好。除了可以犒劳饥肠辘辘的胃,与“仰山”来一次不见不散的约会也是极好的。两圈,五公里,王老师健步如飞。仰山的石雕一如既往的憨态可掬,玉兰花开了谢,谢了又开,这是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脂肪肝由重度降为中度,王老师和仰山的约会有了更加充足的动力和理由。

合议随时都可能进行。对案件来说,这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三大“常委”坐定,王老师的声音高亢又响亮。声音是辨识合议进程的有效手段,多数合议以同一声音分贝和语速结束。当王老师的声音分贝提高,语速加快时,那是世洋的不同观点激发了王老师的斗志。要么完全说服,要么缴械投降,捍卫自己的观点有如堂吉诃德一样,在王老师的世界里,没有中间与模糊地带。

激烈争论时犹如高手过招,“剑气”常“伤及”无辜。邻排开庭留下的空荡座位让结束“鏖战”的王老师心生愧疚,而下一场的论争依然剑气如虹。

笑,是最好的心情调节剂。使人发笑不是王老师的目的,但他讲故事常有单口相声的效果,让人开怀大笑,这是使人愉悦的至高境界。史哥敏锐的捕捉到了商机,“包装王老师并预售门票”成为思想火花中的美丽一瞬!

王老师和“低头族”隔着两个G的距离。月底的“低头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眼巴巴瞅着王老师2G的流量被瞬间清零。而报纸是王老师最忠实的“伙伴”,宏哲为这份友谊搭建了桥梁,下午五点,他准时将王老师的“伙伴”默默放在桌上。高亢的院歌再次响起时,赶班车的人匆匆起身换衣服,世洋依然眉头紧锁地构思着判决。王老师悠闲地拿起报纸,开始享受无声精神交流的愉悦。班车在楼下欢快的嘶鸣,它们将向着家的方向再出发。

王老师的一天,普通而又平凡,但它却书写了王老师三十年的坚守和执着,对司法的爱,深沉而又无悔。真爱如水,真水无香!

谨以此文献给率真、随和、有趣、真实的王伟老师!祝王老师在新的岗位舒心、顺心、开心!

责任编辑: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