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研一的学生,在三中院审监庭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良多。在我实习的近四个月里,我可以近距离观察审监庭各位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在我的眼中,审监庭是一个优质、敬业、高效、温馨的团队。以下,是我从审监庭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中学到的几条经验。
一、高度决定态度,格局决定取舍
我也曾天真地以为自己能找到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理想职业。但是经过了律所实习,法律互联网公司实习以及法院实习之后,我就放弃了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艰辛,如果只是以金钱或者享乐为职业价值取向,是很难在任何一个职业上长久地坚持下去的。包括有人会误解,法院的工作相对稳定,清闲,很适合女同志。在三中院实习之后,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没有经历过“结案大会战”。要知道,为了早日解决纠纷,法院的加班也是不分白天黑夜,不论性别的。从庭长到书记员,大家都要奋斗在工作岗位,加班加点。
在审监庭实习的日子里,我被老师们的踏实敬业所感染。就拿简单的文书校对来说,判决书要从头读到尾,杜绝错漏病句错别字,当事人信息要翻阅案卷找出当事人提交的信息一条条比对,以及法条部分,哪怕是维持原生效判决,运用的法条核卷时依然要查证是否引用恰当。当判决书的内容比较多时,核卷人员有时会读得嘴角起泡。
审判人员要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对工作的严谨认真,靠的不仅仅是对职业的热爱,还有对职业的认可和崇敬。在这样的团队工作,内心会有宁静安定的感觉,不会觉得浮躁不安。我想,社会各界对于法官工作的认可,对于法官职业的尊敬,不仅仅是因为法院公职是“铁饭碗”,享有司法权力,更是因为法官们谨慎判案裁断是非,为维护公平正义付出努力和心血,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拥戴。
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大学的专业学习,以及学校的模拟法庭训练,让我一开始倍感自信,相信凭借自己之前法律专业的知识积累,一定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案情。心想,审判工作无非就是适用法律,确认请求权基础,把握事实要件,再难也不过就是司法考试中那些曲折离奇的案例。但是,切实接触到具体案件之后,我发现我“too young , too naive”了。
纷繁复杂的审判实践,不是教科书上的典型案例,也不是考卷上的经典试题。如何从当事人语焉不详的再审理由中提炼再审事由、如何准确地从各类法律规范中“找法”、如何在浩瀚的证据材料中组织认证,如何一一回应当事人的每一条再审理由,书本和学堂的知识远远不够。比如我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很多当事人,诉讼能力太差,陈述事实抓不住重点,必要的证据没有准备,法律依据更是千奇百怪,这时,法官如何引导当事人进行诉讼,怎么样跟当事人沟通,真的是门让人心累的学问。
生活经验的匮乏,也会造成专业瓶颈。比如刚开始遇到农村分家析产案件的时候,我想,这不就是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按权属登记确认权利人么。没曾想,有很大一部分农村房屋,根本没有登记过。更别说其它复杂的案件中,透过案件看双方当事人背后是否有非法的目的,从当事人一系列诉讼请求之后找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纠葛点,如何识破当事人的不实陈述等复杂问题了。
实践中的挫败和困惑让我很难过,审监庭的老师们开导我,说我的问题基本上每个法院新鲜人都会经历的,如何把理论和学习相结合,如何累积审判经验,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知道自己那方面比较薄弱,可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学习和加强,而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就会更谨慎更认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可怕,自满自足的心态才可怕。
三、要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技能,学习新技能,点亮隐藏技能
学历决定你的现在,学习力决定你的将来。时代变化是很快的,为了更好地胜任审判工作,法院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受欢迎。
作为审判工作者,法律专业能力当然是作为需要巩固发展的傍身技能。我发现审监庭很多法官是“人形移动法条库”,王成法官说他记忆法条的方法一是运用,二是每年会把法条都再过一遍。审监庭有自己的图书角,有法律专业书也有人文社科类的书,不仅如此,庭里法官们的个人“藏书”也是很丰富的,那么多专业书,法官们大多都读过,很多书上还有读书笔记。比如为了帮助我更好地适应法院的工作,李迎新法官还借了几本专业书让我学习学习。
除了本职的专业技能外,我还发现了一些庭里老师的“反差萌”技能。很难想象温柔娇小的饶庭长会去沙漠里练摄影,温文尔雅的张明老师曾是一个篮球运动员,萌萌的宋垚姐姐原来走的是可以承包PPT视频制作的技术流路线……当然我发现的各位老师的隐藏技能还只是冰山一角,当饶庭长某一天带着自己制作的奶油水果蛋糕来慰劳大家时,我一颗吃货的心,就融化了。
四、和突出的专业能力相比,值得信赖更重要
除了突出的专业能力,法官还需将为人民司法的理想信念落实到案件庭审的各个细微之处,在解决矛盾纠纷中赢得群众的信任,这就需要要求法官具备强大的沟通技巧。
开庭时,法官的运用适当的交流话术,让当事人信任法院,有利于当事人服判息诉,化解社会矛盾。有些当事人诉讼能力比较强,我们可以使用大量专业词汇,事实证据分组举证,以一种比较快的庭审节奏结束案件庭审,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就能得到当事人的服气和信赖。
但很多时候,我们接触的当事人,诉讼能力比较差,有些甚至对法律一无所知,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这时候法官说大量专业词汇,对当事人使用严厉的语气,对当事人的陈述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态,以一种较快的庭审节奏结束案件的审理,往往会失去当事人的信任。委屈、不信任、绝望等等负面情绪会把当事人“逼上梁山”。饶亚东庭长说:“我们庭的法官开庭时严肃威严,但不跟当事人摆架子,不凶当事人,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重视,司法的关怀。”
五、伟大的合作关系需要重视团队内部不一样的声音
根据我的发现,尽管,让当事人服判息诉、维护公平正义这种努力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法官们在平时一些案例的讨论,甚至是进行案件合议时,所持有的意见,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往往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法官们开始了案件的讨论。当发现想法不一致时,法官们就进行着说服于被说服的攻防之战,有时和平协商达成一致,有时也会气氛激烈据理力争。这种激烈讨论问题,各抒己见的现象是在别的单位或团队是不常见的。一个优秀的法官应该独立思考,不能因个人的懒惰,或者是对权威的服从而随大流盲从别人的意见。当对案件有不同想法时,要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这不仅是对当事人负责,对团队其他伙伴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六、热爱生活是一条修身养性的有效路径
要热爱工作,更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就算是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充满了认同和热爱,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有品质更健康更丰富的生活是可以修身养性,促进工作的。
韩老师和张老师的办公桌上长势繁茂各种花卉绿植,总能让人心情愉悦,充满活力,;老师们时不时来几个搞笑段子,总能释放压力,让工作气氛活跃欢快起来;放置于办公室的篮球、羽毛球和哑铃等器材暗示着办公室里有很多运动达人;办公桌上,总是会有同事们分享的美味小零食…
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一条修身养性的有效路径。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幽默风趣的工作氛围,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都能让人心情舒畅,调节情绪,净化杂念,让人觉得在审监庭,工作也是非常幸福和享受的。
七、优秀的人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你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是总是无处不在的。优秀的人总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从工作方法上说吧,法院的日常工作多是复杂、精密且琐碎的,即要求工作严谨周密又要求时间效率。几乎每个审监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纸质的自制表格、日历标记法或者是电子的文档之类的提升工作效率,预防杜绝错漏的妙招,常常以“组合拳”的形式,综合运用。这让我反省,平时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多用巧劲,没有多多开发更高效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我们每天要花超过八个小时的时间和工作伙伴呆在一起,优秀的工作伙伴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你,能向审监庭的老师们学习,我感到无比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