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情故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过往历史,而当它交织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中时,就显得尤为沉重。
奶奶和她家人的故事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了,但每每沉入这个故事里,我或是悲恸流涕难以下笔,或是心弦沉重不敢动笔。时至今日,最后在世的一位主人公去世了,听闻后,我在几个掩面痛哭的深夜里完成此篇,以此纪念我的奶奶,并告慰四位老人的在天之灵!
上大学的某个暑假,我偶然看了部电影,是梁咏琪、姜武主演的《我的兄弟姐妹》。看后感觉有写压抑,我就去找乘凉的奶奶聊天,我对奶奶说:“奶奶,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给你讲一下吧。”奶奶一直听我讲,一直没有说话,讲罢,奶奶沉了口气,缓缓地对我说:“这跟我们兄弟姐妹的故事,一个样。”
奶奶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母亲去世
大约1941年左右,我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抛下了三个幼子,我二哥9岁,我6岁,我妹妹3岁。我父亲带着大哥闯关东去了,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失去了庇护,生活没有了着落,兄妹三人相依为命,但相依,仍不能活命。我们的生活贫困极了,没有一口饭可吃,只好向伯母一家寻求帮助。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都困难,谁也不愿意多三张吃饭的嘴,所以伯母把我们赶了出来。我们无依无靠,唯一的亲人不接受我们,我们大哭着离开。回到我们自己空荡荡的家,我们仨发誓,就是饿死再不去向伯母低头。
中国有句古话,“长兄如父”。我大哥不在家,二哥便是我们的长兄,虽然他也只是个9岁的孩子,但这小小身躯自此便承担起了长兄的职责。只是他太小了,只能带着两个妹妹讨饭,有时一天都要不到一口吃的,我们便去偷别人家馊了的准备喂牲口的豆渣吃。我们太饿了,饿得晚上睡不着,好容易睡下一会儿便饿醒,饥饿的感觉,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家一贫如洗,连睡觉的床都没有,我们兄妹仨挤在一张桌子上睡觉,小妹妹3岁,夜里经常从桌上掉下来,摔得哇哇大哭,好在福大命大,没有摔死。
我们兄妹三人异常艰难地活着。二哥怕我们饿死,便离开村子出门讨饭,有时一去便是几天。二哥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妹妹眼巴巴盼着,熬着,等着哥哥。这一次,哥哥又是一去几天,回来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两个妹妹。后来他从邻里口中知道,我和妹妹被伯母卖了,卖到不同的村子,做了人家的童养媳。这把二哥急坏了,二哥说,他答应母亲了,要照顾两个妹妹,要等父亲回家的,他不能让两个妹妹丢了,兄妹仨是要一直在一起的。于是,我二哥便琢磨着要把我和妹妹救出来,他要带着两个妹妹去找父亲,找到父亲便有了家。
为这,我二哥用了半生的时间……
二、兄妹散落
二哥为了救我,来到我被卖的村庄讨饭,不久他便找到了我。你无法知道,看到哥哥时我是多么高兴,我高兴地大喊:“哥哥,哥哥”。我并不知道,我的喊叫会惊动主人家,就这样,第一次二哥没有成功带我走。之后,二哥接连过来几次,不成功他不甘心。但由于被主人家发现,我被看管得严了起来。这一天,哥哥又来了,主人家找了一群小孩子,他们冲我二哥扔石块,还围起来打他,我无能为力地看着二哥流血,我心里想:哥哥,你快跑,快跑啊,哥哥快跑……我二哥双手抱着头,在一群小孩的围攻中跑开了。看着二哥跑没了踪影,我又开始难过,二哥这一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见?
我二哥是个坚强的孩子,救我没成功,他又开始寻找小妹妹。这一次,他有了教训,长了心眼,他开始长期在小妹妹被卖的村庄乞讨,不再莽撞地接近小妹妹,而是静静地观察这家的情况。终于,机会来了,他趁小妹妹一个人在门口时,悄悄的喊了几声。小妹妹也乖巧,看到哥哥后欣喜地跑过来。二哥一把抱起小妹妹,飞也似地逃离了这个村庄。就这样,二哥和小妹妹一直跑,一直跑,直到他们确认安全了,哥哥才高兴地再次抱起小妹妹,小妹妹高兴地扑到哥哥怀里。
小妹妹是救出来了,但天大地大,却没有两个孩子的家,他们就像两片叶子,刚刚发芽就掉落了,风吹过,雨打过,被别人踩过,再也回不到树干上了。哥哥决定,要带着妹妹去东北找父亲。他说,他知道父亲在哪,父亲闯关东去了,在东北。东北?哪里是东北?东北是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听说,父亲是从济南城做火车去的东北,二哥便带着小妹妹开始往济南城走。济南?济南城在什么地方,一个九岁的孩子也是不知道的,他们俩一边乞讨,一边打听路。
兄妹俩的这一走,就是一辈子的离开。
东北寻父之路,之于二幼子,有多艰难?难到不可能实现。就单单到济南城这区区几十公里,我二哥和小妹妹就举步维艰,但我坚强的二哥做到了!
他和妹妹俩人有时并不能讨到一口饭,还好的是,那个季节应该是夏秋,野外有点吃的,俩人实在饿了就到庄家地里挖口东西填肚子;有时渴到很久喝不上一口水,遇到水坑、池塘,兄妹俩也去喝一口。三岁的妹妹想妈妈了会哭,但哥哥何尝不是,他流着泪抱着妹妹,俩人哭着哭着能睡着在路上;妹妹饿了会闹,累了需要哥哥背着,但食不果腹、累到跌倒的哥哥也只能咬咬牙背起妹妹继续赶路;妹妹晚上睡在野外会害怕,哥哥就壮着胆安慰她,不怕不怕,有哥哥在呢。
我那可怜的二哥和小妹妹啊,尝尽了苦难,他们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他俩遇到了日本人。日本兵以为他是小八路,侦查情况的,便把兄妹俩抓了起来。拷问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二哥没有对我讲,他和小妹妹是怎么在日本人的监狱里渡过的,后来只是说,日本人也觉察到他不过是个流浪儿,便放松了警惕,他带着小妹妹又逃走了。
这几十公里的路,二哥紧紧拉着三岁妹妹的手,从夏秋走到了初冬。虽然一路饥寒交迫、一身破衣烂衫,但我二哥从没有放弃带着妹妹找到父亲的念头,他们继续往济南城走着。这一日,他和小妹妹走到了一个村庄,来到一户人家想讨口饭吃,这家人姓马。
马家看到两个孩子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顿生怜悯之心。仔细端详一下,这小女孩虽然脸脏乎乎的,但有着可爱的样貌,于是马家人便对小男孩说:“你把妹妹送给我们吧,我们家没有女儿,我们会把她当女儿养大。”二哥攥着妹妹的手更紧了,一路的苦难让哥哥时刻保持警惕,他生怕任何人再伤害、夺走他的妹妹。马家看出了哥哥的心思,继续说:“你看,天越来越冷了,你妹妹穿得那么少,你们又没有吃的,经常饿肚子,你再领着妹妹走下去,她会冻死、饿死的。我们向你保证,会好好对她,你放心吧。”几句话,让这个坚强的孩子泪流不止。自从母亲去世,照顾两个更加年幼妹妹的责任落到了二哥身上,他带着妹妹在人间挣扎,原来也只是个孩子的二哥,那颗瘦小的心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强大。但这种强大,被突如其来的几句话瞬间戳破。是啊,任凭他再怎么努力,生活终究是暗无天日的,妹妹已因饥饿变得瘦弱无力,多少次,在又冷又饿的时候,他只能搂着小妹妹大哭。但天地萧萧,没有人能听到……如今,走到了马家,马家人的话戳破了孩子虚弱的坚强,也让孩子在暗黑的生活中感到一丝光亮,他心里纠结了。东北在哪里,父亲在哪里,他已经顾不得考虑,流落街头的妹妹能有个家才能活下去。细想过后,他点了点头,答应了。
二哥说,马家人心善,不仅收留了妹妹,还给二哥换上了御寒的衣裳,二哥在不忍、不舍和泪水中,离开了他的另一个妹妹。从此,一奶同胞、相依为命的兄妹三人,不得不散落人间……
三、父子重逢
我们兄妹一共四人,大哥随父亲闯关东,一去不回;我和妹妹一个被卖,一个被收养,好歹算有了家;二哥在杳渺的希望中,继续流浪,生死未卜。故事发展到这里,如果不是二哥少年英勇,如果不是苍天有眼,就应该结束了。但我那吃尽苦头的二哥,就是不服气、不认输。
离开马家后,二哥继续往济南火车站走。他以为到了火车站,坐上火车就能到东北,就能找到父亲。凭着这股子天真、执着的劲儿,二哥真的走到了川流不息的济南火车站。人声嘈杂、车辆轰鸣,从未进过城,更未见过火车的二哥傻了眼,他身无分文无法进入火车站,当然即使进去,那虚无的“东北”二字,也不是任何一列车的目的地,他站在街边呆呆地望着身边的一切,更大的无助涌上心头。他一直以为济南火车站就是希望,但迎接他的是另一个绝望。
绝望过后,二哥没有选择回家(姑且称我们出生的村庄为家吧)。如果回去,周围的人,周围的一切虽然熟悉,但却可能永远见不到父亲,而他是一定要向父亲告知家中变故的,他是一定要带着父亲寻回妹妹的。因此,二哥选择了继续流浪街头,不同的是他这次哪里也不去,就在火车站附近乞讨,这样他就离火车近一点,离父亲近一点。
喧闹的街上,没有人注意到又多了一个小乞丐,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小乞丐有一颗坚强的心和大大的梦想。在大城市乞讨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更难的是冬天来了,济南的冬天远也不是老舍先生笔下的温暖。老舍先生说,在济南的冬天,风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孩子的脸。但失去父母的孩子,那风就变得异常凛冽与刺骨,像一把刀一下下划在脸上、身上和心里。
包括二哥在内的小乞丐们,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手脚麻木,白天他们靠着乞讨来的一点点食物和老天赏赐的阳光活着,但夜晚实在太难挨了。怎么办呢?家乡济南有一种食物叫火烧,也就是烧饼。为了做火烧,人们要用泥巴做一个圆柱型的炉子,泥炉一般都放在店铺的外面,炉子中心是空的,分上下两层,下面点火,上面烤饼。泥炉壁很厚,在烤了一天烧饼后,泥炉壁吸收了热量,余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足以让小乞丐容身并暖暖身子。所以,为了不被冻死,小乞丐们都是在别人收摊前就守在泥炉附近,等摊主一走,飞也似地抢过去,他们会为了争夺一个炉子大打出手。输了的,就咬牙挨过那寒夜夺命的冷;赢了的,可以暂时暖暖手脚,但到了下半夜,泥炉余温散尽,黑夜还是一样地冷。那个时候,小乞丐冻死、饿死的事时有发生。我二哥命大,几次死里逃生。
二哥在火车站乞讨的时候,时常望着人群,看着车站发呆。火车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找不到父亲,二哥心有不甘却又极度无助、无力、无望。
苍天啊,如果有眼,应该可怜可怜这个孩子的。
苍天,真的有眼!
这一天,二哥再次呆呆地望向车站,残酷的现实让他对车站的繁华不再有任何反应,他只是呆呆地望着那里,直到他看到一个人,他看到这个人长得很像父亲。实际上,他经常在恍惚中觉得眼前的某个人像父亲。只是这一次,这个面孔比较真实,他揉揉眼睛,仔细打量,像,又不像,他很久没见父亲了,好像又忘记了父亲的样子。他就这样一直盯着这个人看,一直看。
这时,与父亲同行的叔父察觉了,他提醒父亲说,有个孩子一直在看你,我看他的模样有点像你儿子。父亲当然不会相信,也认不出远处这个脏兮兮的乞丐就是儿子,他瞟了一眼说,我儿子怎么会在这里,走吧。二人边走,叔父边回头,叔父说太奇怪了,这个孩子还在看我们,要不然你喊一下他的名字吧,看看什么反应。被叔父这么一说,父亲也愣住了,他瞧了瞧这个直盯盯看着自己的孩子,的确与二哥有几分像,于是他试着喊了两声二哥的乳名。二哥本来怔怔地望着这两人远去,已不再抱什么希望,但旋即被这熟悉的声音拉回。他眨眼一看是在叫自己,是的,是父亲,他没有看错,他飞奔着冲了过去,长长地喊着“爹……”。这一声爹爹,父亲听到后来不及多想,也跑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父子重逢了!所有的不幸、所有的遭遇一股脑地涌上二哥的心头,二哥扑到父亲的怀里大哭不已。父亲虽然对家中的变故一无所知,但看到二哥的状况,他变得不安。在安抚好二哥后,他找了个角落,问起了缘由。二哥一边呜咽着,一边把事情始末向父亲说明,父亲听着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父子俩再次抱头痛哭……
与父亲重逢后,二哥便带着父亲去寻小妹妹。送养小妹的村庄,他一刻也不敢忘。在他的带领下,父亲见到了自己的小女儿。看到小女儿过得很好,父亲悬着的心放下了,考虑到自己到处漂泊,父亲还是决定把女儿留下,他再三拜托并谢过马家夫妇后,便离开了。小妹妹对父亲的印象不深,多年后小妹回忆说,只记得有一个老人来看过自己,带着一袋苹果。
看过小女儿后,父亲回到了家乡。听村里的人讲,他们在家乡并没有久住,在祭拜了母亲后,父亲便带着二哥再次踏上闯关东之路,这一走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是的,父亲没有来看我,没有人知道我过得不好,没有人关心我的一切,我日思夜想的父亲他终究没有来这个不远处的村庄看我。我心里无数次的问:“爹啊,爹啊,你怎么不来看看我呢,你为啥不来看看我?爹啊,爹啊……”在每一次受人欺负的时候,在每一次看到别的孩子拉着父母的手的时候,在每一次白天干活又累又饿的时候,在每一个夜晚到来缩蜷在柴房里的时候,我都泪流不止,我的父亲没有来看我,他为什么不要我?
四、千里寻亲
话说,我被卖给了你爷爷家,做了他的童养媳。说是童养媳,不过是家里的丫鬟罢了。虽说我母亲在世时,日子也苦也难,但在母亲的庇护下,我也无忧无虑地过着。而如今,我一个六岁的孩子,委身为婢、受尽欺凌,不仅要做与年纪不相符的粗活、累活,就连饭我都吃不上,他们给我一口我就吃一口,不给我就只能饿着。白天能挨过去,晚上我既盼望又害怕。我盼望夜晚,是因为白天我怕见到主人一家,我怕看到他们的白眼,我怕听到他们的训斥,我过得战战兢兢,而晚上我揪了一天的心终于可以松下来了,我可以舔舐自己的伤口了;我害怕夜晚,是因为在漆黑的夜里,在柴房的角落里,我无法入睡,我想我的母亲、我的哥哥,想念从前的一切。想着想着,哭着哭着,我便睡着了。
时间它过得漫长,它慢慢地磨砺着我,我开始对身边的一切变得麻木。我吃着我手里的窝头从不去夹桌上的菜,我干着我的活从不多问一句话,我也开始不再那么想念家人,我开始忘却从前的一切。
后来,我长大了。再后来,我与你爷爷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儿女,我的生活,苦尽甘来。时间抚平了我心里的伤口,涤荡了从前的阴霾。我看着儿女呱呱坠地、咿呀学语,有时也会想到自己小时候,但我已不再悲伤。我尽心地侍奉公婆、照顾丈夫、抚养子女,虽然有时也会填不饱肚子,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这种感觉很好。时常,我像是一个旁观者,我看着他们在身边,知道他们不会离开我,我很踏实。父亲、母亲、哥哥、妹妹以及我从前的家都变得很远,除了每年去母亲的坟头祭拜,我不再哭泣,我告诉母亲我很好,也让她保佑哥哥和妹妹。
安稳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三十多过年了。大约是1975或1976年左右,家里来了一个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高高的个子,干净的脸庞,挺拔的身姿,眉眼间是我父亲的模样。他仔细打量了我后,用颤抖地声音说:“妹妹啊,是我,我是二哥,我来看你了。”那一刹那,我有点恍惚。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过去的一切好像已经遗忘突然又回到了眼前。这是我记忆中的二哥吗?那个我日思夜想的二哥?真的回来了?我心里千头万绪,一时失语。二哥接着说:“妹妹啊,我是哥哥,你忘了吗,我就是来找你的。”我怎么会忘?怎么敢忘?我一直都记得我二哥救我未果走时的样子,我一直都盼着这一天,没想到这一盼就是三十多年。而今,二哥真的站在我眼前,我确定这是真的了,沉重的往事浮上脑海,尘封的梦突然成真了。我开心坏了,我叫了声哥哥,使劲拉着哥哥的手,我抬着头看着哥哥的脸,就像小时候一样。我拉着哥哥到屋里坐下,我拉着哥哥问这问那,我都忘记了让哥哥喝口水。
二哥把他和小妹妹的经历,把他与父亲重逢的过程跟我说着,听得我泪流满面。二哥安慰我说,都过去了,过去了。二哥还说,他和大哥一直随父亲在东北打工讨生活,他后来当了兵,成了军官,现在已经娶妻生子,家安在哈尔滨,大哥一家也是儿女双全,一切都好,就是父亲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平常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始终记挂着还有两个妹妹遗落人间。母亲去世前,他答应过的,他会带着两个妹妹,一个也不能丢。然而旧社会的生活,有一个孩子无法想象和承受的艰辛,这让他与妹妹走散了,散落的妹妹一直是他心头不安的牵挂,所以他再次决定寻回妹妹。这一次,事情也没有那么顺利。大妹妹,也就是我,一直在这个村庄生活,二哥记得小时候的一切,所以还算顺利找到了我。但是小妹妹在济南生活,三十年足够济南城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小妹妹被送养的村庄整体搬迁,到处是高楼大厦,林立的楼宇间车水马龙,商铺兴盛,已经没有了往昔战乱时的模样。就连当年他与父亲重逢的济南老火车站也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打了辆车,围着济南城转啊转,不断向人打听着原来马家村的情况。在济南城找个人不说是大海捞针,难度也是可见一斑的。但我二哥说比起兄妹二人流浪人间要容易多了,他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小妹妹。
苍天是有眼的,否则我二哥不会与父亲重逢,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几日后,小妹妹真的被找到了。当年那个三岁孩子,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小时候的样子完全没有了踪影,但从她那白净、圆润、清透的脸上可以看出,她过得还不错。二哥和小妹都已经认不出彼此,但当二哥唤起她的乳名,讲起幼时的故事时,小妹妹说她记得,她是有哥哥的,她哥哥带着她讨饭,讨着讨着就到了济南。她还记得有一个中年男子来看过自己。除此之外,那段往事并没有给小妹妹留下太多的印象,这样也好,因为往事太过艰辛。
在二哥的带领下,我和小妹妹也相见了,终究是亲姐妹,人们都说我和小妹妹长得很像。事情至此,我们三兄妹终于团聚了!团聚后,我们第一时间到了母亲的坟头祭拜,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三十年了,母亲可以安息了!
五、后记
奶奶的故事讲完了,我已泣不成声。我跑回房间,锁起门来,放声大哭,谁叫我也不出来。我哭自己的奶奶竟然遭遇了那么多苦难与不幸,我哭奶奶的二哥尝尽了世间辛酸但坚强无比,我哭奶奶兄弟姐妹团聚得如此不易,我哭奶奶的父亲为什么不来看她一眼……命运好像把所有的苦都浓缩到了奶奶一家,我明白了一句话,“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所有力气”。然而,奶奶有这世上最称职的长兄,他如父的二哥是这世上最英勇的孩子,正因有了二哥,奶奶兄妹才能活下来,奶奶的家才会破镜重圆。从那时起,我便发誓,要加倍孝顺奶奶。旁人都说我做得很好了,但我总觉得不够,我要让奶奶在晚年把童年失去的温暖都找回来。只是,我真的一直没有做够。
遗憾的是在奶奶的二哥找到她们之前,她们的父亲早已去世。奶奶的大哥是儿女双全的,但自己身体不好,大哥在知道两个妹妹的下落后第一时间拍了张全家福寄来,遗憾的是,拍完不久大哥就因病过世了。
找到了兄弟姐妹,奶奶便不再是孤儿了。奶奶和她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姨奶奶,都生活在济南;她们的大哥和二哥,也就是我的两个舅爷爷,都生活在黑龙江。奶奶与姨奶奶长得像极了,她们姐妹情深,经常到彼此家中小住。姐妹俩并肩走在路上,会被人认错。听说两个舅爷爷也是很像的,都有英俊帅气的脸庞,大舅爷去世后,家里生活艰苦,都是二舅爷在照顾。奶奶性格柔弱敏感,是小时候生活环境造成的;姨奶奶温柔善良,小时候遇到了好人马家;大舅爷英年早逝,我们没有见过,很遗憾;二舅爷,从小就是英雄,生性乐观豁达,小小年纪就当兵了,在以骁勇著称的第四野战军服役,后来立了战功,成了军官,听说在一场与日军的战斗中,一颗炮弹落下来他身边的战友都死了,唯独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解放后,他参加了工作,与人为善,是同事口中的好人。这就是我的几位长辈,便是我的家族往事,每每回忆起我总会泪流满面,所以此文几次搁置,写不下去。
四年前,我姨奶奶去世了,奶奶悲痛不已,得到消息的我也悔恨万分。姨奶奶是非常疼我的,我所就读的大学挨着姨奶奶的家,周末我便是姨奶奶家的常客,后来我读书、工作到了北京,我竟没有去探望她老人家,自责、悔恨一时涌上心头。二舅爷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只能坐在轮椅上,话也说不利落了。听二舅爷的孙女说,爷爷病倒后,总是叨叨再也回不了山东了,再也见不到妹妹了,爷爷还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大妹妹,也就是我的奶奶给救出来,让她在山村里受苦了。听到二舅爷病倒的消息后,我奶奶非常难过。因为在这之前,二舅爷尽管八十几岁高龄了,也依然坚持从哈尔滨到山东看望自己的妹妹,两三年一次。这样以来,奶奶说,她也担心再也见不到哥哥了。我说,不会的,我带你去看他。可是,我没有做到,去哈尔滨的计划一拖再拖,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我,我辜负了两个老人。
2017年底,我与二舅爷视频连线,他的身体状况较差,但精神头不错,在他认出我的那一刻,他用尽全力喊了我的名字,我高兴地跟他说,我很想他,我有女儿了,等女儿一岁了,我就去带着去看他。他老人家高兴地一直招手。然而,这一次,又成了辜负。一个多月后,二舅爷身体突然恶化,再次连线时,他已经躺在病床上靠着氧气、胃管维持生命。我的眼泪再次涌出,生活再苦再难他都没有垮,战争再残酷伤口再严重他都活过来了,曾经的英雄少年,如今却抵不过岁月,抵不过疾病。那一刻,我做了个决定,舅爷爷一生都在努力维系着他少年时就散落的家,他用尽半生的力量才换来了兄妹团聚,换来了骨肉相亲,这种浓于水的亲情,如果因四位老人的过世而淡了,散了,那将是无比罪过的。于是,我和二舅爷的孙女商议过后,就开始着手联络我们这一代所有的兄弟姐妹,很快我们的微信群便建立了,一个个兄弟姐妹全部聚齐,共13人。
2018年正月十七,二舅爷也离开了我们,至此,奶奶兄妹四人全部过世。他们在天上团聚,我们在地上团聚。我们的微信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聊家族的过往,聊聊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就像一家人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