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曾经营过一段时间餐馆,我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解一道道美食上桌之前那些繁杂的工序和厨师的辛苦劳作,将食材充分利用并烹调出可口的味道。
父母在辛苦经营的同时,没忘记反复教育我养成节约和珍惜的习惯,毕竟他们这一辈都曾经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说过她的童年是吃地瓜长大的,并且她觉得能够吃到地瓜已经非常幸福了。我的婆婆也分享过她在上大学时正值国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大学校园的伙食供应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了)每天食堂供应的都是用粗面混合玉米碴熬成稀粥或者做窝窝头,一天三顿都是一样的饭菜,几乎没有什么蛋白质摄入,只有在节日会餐时才能吃到肉馅的饺子,大多数时间总是饥肠辘辘,但就在这样饥饿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忘钻研知识,正是他们这一代人,为我们的国家教育、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最初的基础。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曾经说过,“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和没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滋味是不一样的。年轻人需要珍惜今天中国的时代”。
我想,勤俭节约,拒绝浪费这些传统的“老理儿”应该重回我们的生活,不管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哪些幸福感或是生活的便利,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过去国家曾经遭遇过苦难的年代,而如今,全世界还有近7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我们要感谢老一辈人的辛苦付出,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成就了现在我们富足的生活,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