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并成长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家人带给我的是一个无可复制又美妙精彩的童年以及终生受用的人生道理。
百善孝为先
我的家乡是孔孟之乡、孝贤故里,我的母亲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并感染着我。自古婆媳关系最难处,小时候耳边也常听大人们茶余饭后议论谁家媳妇又和谁家婆婆打得不可开交,谁家媳妇彪悍,谁家婆婆难缠……妈妈自嫁给爸爸也有 30 多个年头,但从未和奶奶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妈妈常说 :“人心换人心,你得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妈一样,甚至要比对亲妈更加关爱。”而她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不是没有委屈,不是没有抱怨,但是妈妈总是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家有老人是个宝”,妈妈常常这样教育我。
也是因为这样,奶奶对妈妈无可挑剔,甚至逢人必夸。妈妈 20 岁就嫁给爸爸,随着年岁的增长,妈妈和奶奶亲密得像母女,像朋友,也像闺蜜。几次妈妈生病做手术,她这个做“婆婆”的比亲妈都着急,有一次和我通话时竟急得直掉泪。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骄傲。
唯有读书高
对于知识的热爱,我想是我的家庭带给我最好的礼物。太爷爷在世的时候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他自己也十分重视教育。在并不富裕的年代,他和另外两名乡亲一起出资建了一所小学,取名“书香小学”。学校收纳的大多都是本家或同村的子弟,我和哥哥、堂弟、堂妹都在这里度过了六年充实又快乐的小学时光。在爷爷很小的时候太爷爷就去世了,然而热爱读书的血脉依然在爷爷身上流淌。小时候,爷爷家的床头、八仙桌、高低柜上总是摆着书,而我和哥哥、堂弟、堂妹最感兴趣的就是武侠书,或许是受爷爷的影响,小小年纪的我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武侠世界”的种子。爷爷读书几乎过目不忘,而且喜欢讲书。记忆里,我们这群孩子总是缠着爷爷讲各式各样的武侠故事,爷爷总是笑眯眯地应允。我们姿势各异,或坐床上,或趴凉席,或手托腮,或肘拄地,而爷爷总是一杯茶水,一把蒲扇,端正坐在八仙桌前,绘声绘色地讲。讲到口渴时,爷爷咂摸一口碎茶叶泡的茶水,而我们一个个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爱听,是因为爷爷讲得比看书本更生动、更传神,勇猛鲁莽的张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豪爽直率的“花和尚”鲁智深,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机灵古怪的黄蓉……一个个饱满的人物形象浮现眼前,在电视节目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最精彩的故事。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爷爷是载我们到书海里遨游的一叶扁舟。
延长生命的宽度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尝试,延长生命的宽度。爸爸是这样的人。
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和妈妈双双下岗,很多家庭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可爸爸却凭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供养了我们一家四口。他开过饭馆,也开过出租车,后来又再创业,却在生意做得不错的时候选择了退出。用他的话说 :“钱永远都是身外之物,人对金钱的欲望也永远没有止境,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是宽阔的胸怀和永恒的好奇心。”他“失业”后的生活依然规律有序,甚至变得更忙了。他热爱生活,热爱美食,每天早起买菜做饭、买报看报,一辆破自行车成了他“四处游荡”的好伙伴,他得意地说 :“别看自行车破,骑起来好得很,停起来方便,小偷还看不上。”就这样,他又爱上了书法、玉器、刻章,买来各种书籍自己学习,一言不合就跑到云南淘玉石,跑到景德镇淘瓷器。我想爸爸影响我最大的大概就是 :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无限的热情和好奇心。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家是随时可以停靠的港湾,好的家风是推进这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于我,好的家风带给我的是享用一生的财富。虽然人生有时很像坐公交,沿途有美景,也有拥挤 ;途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但我依然喜欢坐在公交上等待的感觉。因为,下一站,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