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书香三中 | 老式爆米花
  发布时间:2023-06-11 11:13:07 打印 字号: | |


从2009年考上大学来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了。还记得自己刚上大学那会儿,头一次离开家里,第一次住进宿舍,面对新的环境总是有些不适应。刚开始的几个月基本都是哭着过来,每晚都要跟爸妈打电话说想家、想吃家里的这个那个。大概也是那时候起,家便成了我一直牵挂的地方。

北京待的这几年养成了逢节、逢假、逢没事儿便往家里跑的习惯,哪怕是只能买到一张站票,也拦不住那颗想回去的心,倒是给铁路贡献不少。

也是因为常常回家的缘故,但凡家里有些什么变化,总能看得出来。年前回家,偶然在家门口的胡同拐角处看到了老式爆米花,渐渐勾起了儿时回忆。印象深的便是小时候和妹妹、邻居小伙伴们手拉手,一起看师傅摆弄那个黑色的像炮筒一样的机器蹦出爆米花来。

那个时候的爆米花还不像现在这么随处可见,只有爆米花师傅来了才有机会吃到,可以直接买师傅爆出来的,也可以自己从家里带上大米、玉米粒、白糖、食用油这些原材料,只需要付给师傅几元工本费就行。但凡看到有爆米花师傅来了,我都激动的不行,缠着妈妈赶紧给钱爆米花去!

夏天的时候,我妈因为觉得爆米花吃多了火气大,总也不愿意给我钱,但是那也拦不住我次次都要去围观的急迫心情。

师傅的工具很简易,一台自制炉子、一台爆米花机、一个风箱、一个布袋,看起来粗糙,但是爆出来的米花却是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甜滋滋。师傅先在爆米花机里放入食用油、玉米粒或者大米、糖,微微地摇下让这些材料,在内缸扩散开来以方便之后受热均匀,接着盖上机盖,再用铁棍使劲儿别,将机盖拧紧拧严实了。

只见“呲溜呲溜”响的炉火上驾着爆米花机,师傅一手拉着风箱,一手不断摇动机子,胆子大的小伙伴还会上去央求师傅也摇几下。约莫几分钟,内缸里达到所需压力后,玉米粒、大米粒水分慢慢蒸发、淀粉被液化,师傅便将爆米花机从炉子上取下来,套进一个前段是皮袋、后段是尼龙袋样的长长袋子里头。最后就是起锅,我们又害怕又期待的一幕!师傅拿着铁棍用力一撬,伴随着“蹦”的一声巨大声响、一团庞大的白色水汽,袋子里被迅速填满涨大,香气扑鼻的爆米花出炉了!

师傅轻轻地抖落抖落袋子,一粒粒饱满热乎的爆米花映入眼前。刚刚还远远地捂着耳朵的我们马上卸下恐怖,一溜烟儿地冲上去要去抢新鲜出炉的爆米花抓来吃。

就是这样的回忆。如今也只能在运气好的时候才能再碰到传统爆米花师傅了,不像现在电影院、商场甚至街边都能随处见到爆米花,品种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简易,口味也越来越新奇,焦糖的、奶油的、巧克力的、芝士的……然而,老式爆米花最原始的形态、最原始的味道却始终记挂在心里,还有那时开心地拎着玉米粒找师傅、担心地远远捂着耳朵、笑嘻嘻地抢着抓爆米花的一幕幕情景也时常浮现。


 
责任编辑:朱梁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