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最是那碗胡辣汤
作者:仵霞  发布时间:2023-09-18 14:58:20 打印 字号: | |

提起“乡愁”,跟同事互相打趣,笑言“我没有乡愁”,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么?可静下心来,家乡的模样却在脑海里不自觉地氤氲升腾,一会儿幻化为儿时春节随大人挨家挨户的拜年问好,一会儿又变成中学时顶着寒风在操场上的集体奔跑,最后久久盘旋挥之不散的,终究成了那碗让人魂牵梦萦的胡辣汤。

记忆里,天色蒙蒙亮的冬日早晨,迷迷瞪瞪的老远就能看到街头拐角的小馆子冒着白腾腾的水蒸气,不用问就知道是卖胡辣汤的早点铺开张了。

哈着气来上一碗,一股热流从口腔经过食道,胡椒的热力让全身都暖和起来。汤汁粘稠的感觉恰到好处,既能完美地包裹各色食材,又不至于太过粘稠而变身“胡辣羹”。泡上刚刚出锅的酥脆葱油烙馍,喜欢绵软口感的话就泡久一点,浸满汤汁的烙馍味道丰富,让人口舌生津欲罢不能。再加上馆子里摩肩接踵的食客和此起彼伏的“老板,两碗胡辣汤!”“再来半斤烙馍!”,任你门外数九寒冬,室内永远热火朝天。

一碗胡辣汤入口,所有的神经都能完全清醒,达到最敏锐的状态;偶感风寒,热汗一出,仿佛感冒也好了几分。等到在外求学工作,开始用咖啡提神,虽是洋气不少,却总是少了胡辣汤的辛辣刺激和熨帖满足。

传统的胡辣汤是不放辣椒的,主要依靠胡椒、花椒、生姜等提出辛味。香气不能靠调料,而要靠中华料理的烹饪精髓之一 ——“制汤”取得。制汤所得的辛才能被慢慢挥发,留在胃里,住进心里,这也是判断胡辣汤优劣的重要指标。

几乎所有的河南城镇都会有许多胡辣汤馆,店里支一口大锅,老板从凌晨就开始在锅里熬煮汤底。汤是牛肉汤或者羊肉汤,加入花椒、胡椒、茴香、八角、生姜等各种作料,熬得浓白鲜香之后,捞出骨肉,肉切小块放回;加入提前泡发切丝的木耳、黄花菜、海带、花生米等各种食材,大火烧沸后加入少许冷水,使汤锅保持微沸,慢慢涮入提前洗好的面筋;再次沸腾之后,慢慢勾入清洗面筋所留下的面芡并不断搅动,一锅稀稠均匀的胡辣汤就逐渐熬好了。

到六七点钟,晨起的人们到店,掌勺的一边吆喝,一边用大勺盛上一碗,点上几滴小磨香油,香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钻,配上油条、油饼、小笼包,就是一顿让人心满意足的早餐。

味道虽好,但胡辣汤的颜值,确实让人无法恭维,传言其与“舌尖上的中国”失之交臂就是因为颜值太低。“舌尖”导演陈晓卿做客郑州时坦言:“我们拍摄胡辣汤时想方设法,希望能把它拍得诱人一点,但无论怎么拍,都是稀糊糊的不上相。我们甚至把摄像机埋在胡辣汤汤底下,但是稍微深一点就不透明了,从底下往上飘起来的时候,惨不忍睹。”坐拥数千万铁杆粉丝,却因为颜值难登大雅之堂,想来胡辣汤心里,定是委屈极了。

胡辣汤之于河南,就像拉面之于兰州,既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灵魂。可能会因口味和流派争执哪家更为正宗,但是能够不分区域、不分群体、不分年龄地征服几乎每个河南人的味蕾的,非胡辣汤莫属。从口味上来讲,胡辣汤算不得清淡,作为晨起第一餐,难免增添肠胃负担。但就是这碗乌压压黏糊糊、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让人食欲锐减的寻常小吃,却是多数河南人心中的招牌早餐,更是无数游子寻寻觅觅、心心念念的酣畅享受。

虽然提起胡辣汤,每个河南人都会倍感亲切,但正所谓“五里不同音”,由于作料及配方的不同比例,各地的胡辣汤从色泽上即有一定差异:南阳胡辣汤偏褐,开封胡辣汤偏红,周口胡辣汤偏棕。至于口味,那更是众说纷纭,恨不得每一家卖胡辣汤的小馆子,都可以自立门户、独成一派;而每个河南人心中,恐怕也都认为自己的那碗“最正宗”。

以最著名的周口市逍遥镇胡辣汤为例,多用青色大铝锅盛汤,中药味和辣味比较突出,咸味并不显著,肉以牛肉片为主;而漯河市北舞渡胡辣汤,传统上用黄色大铜锅盛汤,汤味较绵润,但咸味和辣味都更重,肉以羊肉块为主。相较而言,逍遥派更为柔和,北舞派更为浓重,两派各有千秋,也各有拥趸。逍遥镇、北舞渡,这两个颇有武侠遗风的名号,犹如北乔峰、南慕容一样,在胡辣汤的江湖中并誉多年。而随着人口流动和食品工业化的发展,各派胡辣汤的差异逐渐缩小,也会随着食客的口味而加以改良。坚守大锅熬制的,多为街边巷道里的小馆儿了。

在外犯馋的时候,也会淘宝各个品牌的胡辣汤调料包自己下厨,却总觉得跟家乡的味道不太一样,不知道是工业化的生产太过标准,还是因为少了馆子里那活色生香的人气?工业生产确实便利了千里之外的我们,但满足之余又忍不住想,这还是我最初深爱的味道吗?是我们选择了味道,还是味道改变了我们?

即便口味和正宗与否都是非常主观的评价指标,在老饕心中,也依然存在鉴定一碗胡辣汤优劣的四步要诀:闻、看、吃、品。闻,就是闻有没有肉汤的香味。优质的胡辣汤多用肉汤熬制而成,喝后可以温补身体,如果胡辣汤入口之前闻不出肉汤的香味,恐怕难以称好。看,是要用汤勺搅拌几下,查看汤体是否浓稠适当,食材是否丰富。如果稍加搅拌或者放置就汤料分家,俗称“汤泻”,那显然无法达标。吃,胡辣汤可以泡着油饼、油条或者就着水煎包等面食一起吃,吸饱汤汁的油饼可谓别有一番风味。有的地方会在胡辣汤里加入香醋或者辣椒,私以为这已经是为了照顾大众口味而做的改良了;也有一半胡辣汤一半甜豆腐脑搅匀了一起吃的“两掺儿”吃法,这种极度惨烈、匪夷所思的口味组合,绝对是土著老饕才能提出的要求。品,是要回味唇齿间胡椒的麻辣味在喝完汤后还能留存多久,如能超过十分钟,就说明这碗胡辣汤,“没白喝”。“喝上一小碗,出了一头汗,排毒又养胃,一天都舒坦。配上油饼水煎包,满汉全席都不换!”据说在周口濮阳一带有着这样的民谣。如果有机会行走于中原大地,怀旧于十三朝古都,还是应当尝尝这貌不惊人却深入人心的胡辣汤的。胡辣汤就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既有冲天的豪情,又有实实在在的忠厚;在五味杂陈之中,尽调和之能事。

物尽其用,平衡适中,是为和也。



 

责任编辑: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