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其他

院校共建创新“双师同堂” 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4-05-17 14:56:02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居于首位,这是法治之魂、是制度优势。如何具象理解,让我们一起在公正司法、权利维护的落实细节中去体会。”3月8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堂上,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邢红枚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未审庭副庭长杨夏共同为院校合作“双师同堂”拉开帷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部署要求,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以院校共建为依托,携手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建立“双师同堂”《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程模式,由资深法官与专业教师合作授课,共同为同学们释法理,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原理,探寻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司法实践路径感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伟力



法治文化赋能 

夯实思政课堂力量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开课当日,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师生来到中国法院博物馆,在法律古籍与青铜器文物上,从审判历史沿革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感悟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智慧与力量。

“古语有云:‘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五千年文明积淀的道德观念、法理精髓、法治文化融入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实践之中。”申诉审查庭副庭长胡林强在讲授“宪法司法化第一案”齐玉苓案之前,先组织了一场知识抢答:“出礼入刑”体现了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天下无讼”蕴含哪些价值追求?同学们争先恐后、对答如流。

“立木为信、一诺千金,诚信与尊重古而有之。”立案庭法官郑吉喆循循善诱,从“刷单炒信案”“劳斯莱斯消费欺诈案”“隐形加班案”的办案心得出发为学生们授课,“妄图用虚假宣传对‘五星好评’明码标价、恶意将二手车充当新车出售、忽视员工线上加班的实质劳动,于情理不合、于法理不容。‘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正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优势所在。”

4月28日,北京三中院把课堂搬入法院,带领师生来到“声动司睿”案例文化宣讲的现场。能动解纷“抓前端、治未病”、民生“小案”不容“小办”、法护“童”行守望未来……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中,院校协同,育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实践之智、育法治中国建设之志。




实务专家现身

让学生在司法实践中领悟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这堂思政课的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都极强,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推到讲台前,让他们把网上搜索的理论文章PPT搬过来,草草了事。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谨防无效教学。”2023年12月,在授课法官动员会上,北京三中院政治部副主任、组宣处处长顾华多次强调,形式的创新万不能脱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司法实践专业问题的讲解吸引学生目光。

杨夏法官认为,想要把“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讲透彻,就要把司法审判怎样实现“三个效果”的统一讲具体:“10年前拆迁权益得以确定,6年前安置房屋买卖合同签字盖章,可缔约一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今诉至法院。未得到监护人追认,合同无效合乎法理,但时过境迁,房屋交易的机会和成本截然不同。下面要交给同学们思考的,是如何在落实能动理念、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未上市房屋‘看不见’的百万增值。”

“关键录像有缺失、案外人曾出入现场、案发后的微信聊天记录显露端倪……”刑一庭法官孙蓉用照片、录像带着同学们重现犯罪时间线,“但这些都不是能够定罪的直接证据,同时被告人提出了刑讯逼供的主张。此时,被害人的生命与被告人的人权保障该如何平衡?假如你是法官,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上,会如何判定?”

思政课不应只是空讲大道理、也不能是“读稿”“填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双师同堂”中,高校专业教师讲清理论、实务法官讲活实践,扭住“堵点”“关键点”情景再现、启发思考、翻转课堂,带领学生们弄懂“是什么”、更懂“为什么”、知道“怎么办”,抬头率、积极性、参与度自然提高,既扣住了学生的人、也抓住了学生的心。




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

培育高素质法治人才



“被告生态环境局对于原告公司的第一组证据有无异议?”模拟法庭教室里,学生身着法袍主持举证环节,行政庭法官陈金涛坐在“旁听席”中,不时记录着庭审双方的质证要点,给出指导意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审判充分发挥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使‘双赢多赢共赢’的现代化审判理念在新时代彰显出更高智慧。”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新时代十年,执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和重塑,2035年‘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越来越近。”以北京三中院“履行出资义务证明书”工作机制、“大宗财产拆分处置”模式为事例,执行三庭副庭长杨旸进行授课,“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同向而行。生效法律文书得到切实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最终实现,法律尊严和国家权威才能得到有力维护。”

11个授课主题、13位教师、32个学时,院校合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程顺利结束。在结课交流会上,学校教师代表、讲师张圣泽谈到,院校双方共学、共研、共享、共育,一同努力讲好这堂“习近平法治思想”专业思政课,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实现了“有理、更有趣”的良好效果。学生们也畅谈感受体会:“我曾在老家的法庭实习,之前觉得审判工作不过就是机械化的‘流水线’,但吉喆法官带着我们像‘侦探’一样主动去抽丝剥茧,让我‘法官梦’的种子重现生机。”“家事法是我们学院的特色专业,杨夏法官用婚姻纠纷、财产继承案件的实务实践让我感受到了青年法律人应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法本法硕的学生,已经上了四年半的法律课和思政课,但在这堂‘习近平法治思想’课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理论和经验、实践的结合,怎么样才是做到了‘十一个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北京三中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院校共建为依托,推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向纵深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