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调研成果
法定节假日多两天,加班工资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4-11-29 16:18:44 打印 字号: | |

11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自2025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这一决定可不是简单的“每年多放两天假”那么简单,它还关系到咱们打工人的钱袋子呢!

01 谁能拿加班工资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岗位适用何种工时制。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我国的工时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除标准工时制以外,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标准工时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综合计算工时制:采用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不定时工作制: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点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特殊工时制度。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因此,重点来了!如果你是不定时工作制,那加班工资可能就跟你无缘了。只有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才能依法主张加班费哦!

02 加班工资怎么分?

在标准工时制下,加班包含三种情形:延时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休假日加班。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24年修订)规定,全年法定节假日共13天: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因此,上述13天为法定节假日,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其他的周末休息日及调休的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就需支付两倍工资。


举个例子:2025年春节假期从除夕至初七共有8天,但是只有除夕至初三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主张三倍工资;其余4天均为调休,用人单位不予调休时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03加班工资怎么算?

咱们平时说的“月工资收入”,到了算加班费的时候,就得变成“日工资”,这里有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法定节假日工资,故折算日工资时需要剔除周末休息日,但不需要剔除法定13天节假日。因此,按照每年有365天、52个周来计算的话:

月计薪天数=(365天-52周×2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

 

如果你是标准工时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回到刚才的例子:如果春节假期被安排加班,加班工资应当这样算:

除夕至初三加班,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加班天数【注意: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不能以补休来代替加班工资!】

初四至初七加班,为休息日加班,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200%×加班天数

打工人们,学会了吗?

04两点提示

“我明明加班了,可是公司却不承认”......不少打工人在主张“加班费”时,会遇到公司不承认加班事实的情况,此时要怎么解决呢?别担心,记住这两点:

1.证据为王。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能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加班审批单、排班表、考勤记录、加班工作记录、加班报销凭证、加班通知、证人证言……这些都是你的“加班证据”。加班时,记得多留点心,把这些证据都保存好!

2.诚信为本。诚实信用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亦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和履行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讲诚信。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劳动任务,用人单位亦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大家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处嘛!






 
责任编辑:研究室